到底什麼是頂尖的冷泡咖啡?關鍵在哪裡呢?
這麼熱的天氣!冰咖啡才是王道,但怎麼泡才好喝呢?
冷泡與熱萃取,感官特性的不同之處:
冷泡咖啡與熱萃咖啡在風味上有著顯著的差異,以下是主要區別:
1. 特定香氣與風味:
冷泡咖啡:
在麥芽、胡椒、杏仁、可可和黑果香氣方面得分更高。
其中,麥芽香氣在所有冷泡處理中得分最高,是冷泡咖啡風味的一大特色。
杏仁、花香、紅果和苦味等風味也獲得高分。
餘韻在苦味、澀味和甜味方面表現突出。
口感特點是 creamy(乳脂狀)和 smooth(滑順)。
 
2. 揮發性化合物:
從感官表現最佳的冷泡咖啡中檢測出多種揮發性化合物。
冷泡咖啡中含量最多的揮發性化合物種類是:呋喃、吡嗪、酮、醛、吡咯、酯和酸。
糠醛 是冷泡咖啡中最主要的揮發性化合物之一。
 
3. 整體風味:
使用最短萃取時間(14小時)和粗研磨的冷泡咖啡,在感官評估中普遍得分較高,且不論咖啡豆種類皆如此。
冷泡咖啡通常具有濃郁的甜味、果香和花香,苦味和酸度適中,口感滑順。
雖然冷泡咖啡的一些風味特徵(如味道、香氣、餘韻、酸度和醇厚度)可能不如熱泡咖啡強烈,但其整體接受度非常高!
因此,若追求最佳整體風味,推薦採用粗研磨和14小時萃取時間。
 
冷泡時的主要重點與注意事項:
想要沖泡出好喝的冷泡咖啡,有幾個關鍵點需要留意:
📏 研磨粗細很重要!
粗研磨對提高冷泡咖啡的總溶解固形物、萃取率、pH值、可滴定酸度和總酚含量有顯著影響。
 
⏰ 萃取時間的權衡!
較長的萃取時間(22小時)有助於提高咖啡的萃取率和總溶解固形物,以及總酚含量。
然而,感官上最佳的冷泡咖啡卻是14小時萃取的!這表示在追求高萃取率的同時,也要兼顧風味的平衡。
 
🌱 咖啡豆種類的影響!
不同的咖啡豆種類會影響冷泡咖啡的酸度(pH值和可滴定酸度)和總酚含量,因此選擇適合的咖啡豆也很關鍵。
 
💖 冷泡咖啡的獨特風味!
相較於熱泡咖啡,冷泡咖啡酸度較低,但具有更濃郁的麥芽、杏仁、可可和某些果香,以及creamy的口感。
 
🧪 風味化合物的差異!
冷泡咖啡和熱泡咖啡的風味化合物組成不同,這賦予了它們獨特的風味特徵。
糠醛 是冷泡咖啡中含量最主要的揮發性化合物。
 
👍 整體接受度高!
儘管冷泡咖啡的某些風味強度不如熱泡咖啡,但其整體風味接受度仍非常高。
 
🌿 健康潛力!
咖啡中的多酚被認為具有抗氧化特性,冷泡咖啡中也能檢測到這些有益健康的化合物,儘管一些研究顯示其抗氧化能力可能低於熱泡咖啡。
總之,若想製作出風味極佳的冷泡咖啡,請務必注意咖啡豆的研磨粗細、萃取時間的搭配,同時也要考慮咖啡豆本身的種類!
 
🔬 關於「糠醛」:
糠醛是什麼? 糠醛(Furfuryl alcohol),化學式為 C₅H₆O₂,是一種無色或微黃色的有機液體,帶有特殊的、略帶甜味和木質的氣味。
糠醛在咖啡風味中的作用: 在咖啡中,糠醛是一種重要的揮發性化合物。
 
它通常在咖啡豆的烘焙過程中形成,尤其在深烘焙的咖啡中含量會更高。糠醛被認為是咖啡中帶來烤麵包、焦糖、烘烤穀物、堅果等風味的主要貢獻者之一。
 
這表示糠醛對冷泡咖啡的整體風味特徵有顯著影響,是其獨特風味的重要來源。